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

│雨蛙

「一開始,演員只在和式建築拉門外,聲音與舞台是分裂的。黑板上的「凝視的語言」被置換為「語言的凝視」,確立語言位階和角色的附屬地位,再來透過重複的書寫與動作應對,逐漸解構語言(這裡主要是文字)的狀態,同時運用鏡框外的聲音和肢體的調度,重組關於劇場的感知框架。這樣的技術發展到了黑衣人在黑板寫下「意識形態的語言」、「集體的語言」、「鄉愁的語言」的同時,角色之間的歧見也終於累積到最高點。

整體而言,語言在「鄉愁的載體」與「意識形態的工具」之間不斷拉扯,導演手法也直指「馬華文學」作為一種類型的癥結。劇情高潮是在「莎韻之歌」和「月光小夜曲」的混音再現過後;演員扯掉身上的透明雨衣,但是反抗與服從的符號易位了,規訓的肢體也與感性記憶混淆了。

而從頭到尾,除了朗誦木焱所寫的《我是一件活著的作品》以外,其他時刻甚至沒有一句台詞。」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